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薋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薋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19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9画,

U+858B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疾資切;《韻會》:才資切,𡘋音瓷。說文》:草多貌。

又,惡草。屈原〈離騷〉:薋菉葹以盈室兮。【註】蒺藜也。

又,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右北平郡薋。

又,《集韻》:津私切,音咨。博雅》:白苙𦬖薋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í、z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資,五行属

〔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í] ⑴ 聚积。:“~葹菉以盈室兮。” [zī] ⑴ 白及,多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入药。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菜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