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cuò

艸 部 13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3画

U+839D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麁臥切;《韻會》:千臥切;《正韻》:寸臥切,𡘋音剉。說文》:斬芻也。詩・小雅》:摧之秣之。【箋】摧,今莝字也。急就篇》:莝,細斫槀也。史記・范雎傳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坐須賈於堂下,置莝荳其前。前漢・尹翁歸傳》:豪强有論罪,輸掌畜官,使斫莝。柳宗元文:合莝脃以爲强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莝〕字拼音是c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坐

〔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ò] ⑴ 铡碎的草:“置~豆其削。”⑵ 饲料草:“有论罪,输掌畜官,使斫~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