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gèn

艸 部 12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2画,

U+831B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古恨切,音艮。博雅》:鉤吻也。本草》:毛茛。【註】茛乃草烏頭之苗,此草形狀及毒皆似之,故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萬切,音建 —— 水草。蟹有毒,食水茛所爲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茛〕字拼音是gè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艮,五行属

〔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èn] ⑴ 落叶灌木,茎蔓生,叶到秋变红,花黄绿色,果实多毛有毒,叶茎可做染料。亦称“野葛”、“钩吻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