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ú

舟 部 11画 正文・未集下

正文・未集下

舟部

11画,

U+823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直六切;《集韻》:佇六切;《韻會》:仲六切,𡘋音逐。說文》:舳艫也。漢律》名船方長爲舳艫。一曰舟尾。揚子《方言》:船後曰舳。舳制水也。【註】今江東呼柂爲舳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自潯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,舳艫千里。【註】舳,船後持柂處。郭璞〈江賦〉:舳艫相屬。【註】舳,舟尾也。艫船頭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余救切,音貁 —— 舟首也。小爾雅》:船頭謂之舳。

又,直祐切,音胄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舟部

〔舳〕字拼音是z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舟、由,五行属

〔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舟,由声。本义是船尾。

〔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ú] ⑴ 〔~舻〕a.船尾和船头;b.首尾衔接的大船,如“~~千里”,“~~相继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