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liè

肉 部 13画 正文・未集下

正文・未集下

肉部

13画

U+811F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力輟切;《集韻》:龍輟切,𡘋音劣。說文》:脅肉也。一曰脟,腸閒肥也。一曰膫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力兗切;《集韻》:力轉切;《正韻》:盧轉切,𡘋音臠 —— 臞也。一曰切肉臠也。廣韻》:割也。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脟割輪焠。【註】脟與臠同。言臠割其肉。楚辭・九歎》:龍邛脟圈,繚戾宛轉,阻相薄兮。【註】脟音臠。

又,《集韻》:盧活切,音捋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正韻》:披交切,音胞 —— 腹中水府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脟〕字拼音是l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寽

〔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è] ⑴ 肋骨部分的肉:“嘴长会呵~。”⑵ 肠间脂肪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