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肉 部 12画 正文・未集下

正文・未集下

肉部

12画,

U+80F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古洛切;《集韻》:剛鶴切,𡘋音各。說文》:腋下也。廣韻》:胳腋。博雅》:胳謂之腋。

又,《集韻》:轄格切,音垎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各頟切,音格 —— 牲後頸骨。儀禮・鄕飮酒禮》:介俎脊脅胳肺。【註】後脛骨二,膊、胳也。【釋文】胳,音格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ē、g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各,五行属

〔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各声。本义是腋下。

〔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ā] ⑴ 〔~肢窝〕同“夹肢窝”。腋窝。 [gē] ⑴ 〔~臂〕上肢,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。亦称“胳膊”(“臂”、“膊”均读轻声)。 [gé] ⑴ 〈方〉〔~肢〕在别人身上抓挠,使人由发痒而笑(“肢”读轻声)。⑵ 同“骼”。牲畜的后胫骨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