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xià

缶 部 17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缶部

17画,

U+7F45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呼訝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虛訝切,𡘋音嚇。說文》:裂也,缶燒善裂也。廣韻》:孔罅。史記・田齊世家》:然而不能傅合疏罅。

又,與呼通。唐韻正》:《易・彖傳》百果草木皆甲拆〔鄭註〕拆,呼也。陸德明《音義》呼音火訝切,蓋卽罅字。古人讀罅爲呼。漢書・高帝紀》釁鼓〔註〕應劭曰殺牲塗鼓、釁呼爲釁〔「《漢書・高帝紀》應為「《史記・高祖本紀》」。《史記・高祖本紀》「釁鼓」,《集解》引應劭曰:「殺牲以血塗鼓曰釁,……釁呼爲舋。」〔史記上/史記卷八本紀八/高祖本紀,頁301〕〕,呼卽罅字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缶部

〔罅〕字拼音是xi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缶、虖,五行属

〔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缶( fǒu ),虖( hū )声。缶,瓦器。本义是裂,开裂。

〔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à] ⑴ 缝隙,裂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