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dào

糸 部 25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25画,

U+7E9B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杜皓切,音道。玉篇》:羽葆幢也。亦作翿。周禮・地官・鄕師》:及葬執纛,以興匠師。【註】〈雜記〉曰:匠人執翿。鄭司農云:翿,羽葆幢也。爾雅》曰:纛,翳也,以指麾輓柩之役。

又,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黃屋左纛。【註】李斐曰: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也〔「《前漢・高帝紀》應為「《史記・項羽本紀》」,「黃屋左纛」應為「乘黃屋車,傅左纛」,「注也」應為「注之」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黃屋左纛。〔註〕李斐曰: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也」,《史記・項羽本紀》:紀信乘黃屋車,傅左纛。《集解》引李斐曰:「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。」〔史記上/史記卷七本紀七/項羽本紀,頁278〕〕。蔡邕曰:以犛牛尾爲之,如斗,或在騑,或在衡。應劭曰:雉尾爲之,在左驂當鑣上。

又,《集韻》:皁纛,軍中大旗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徒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大到切,𡘋音導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徒沃切,音毒 —— 𢃶,或作纛,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谷切;《正韻》:杜谷切,𡘋音獨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正韻》:徒刀切,音陶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纛〕字拼音是d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毒、縣,五行属

〔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o] ⑴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。⑵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