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23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23画

U+7E93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於盈切;《集韻》:渠成切,𡘋音嬰。正韻》:於京切,音英。說文》:冠系也。釋名》:纓,頸也,自上而繫於頸也。禮・曲禮》:女子許嫁纓。又,〈玉藻〉:𤣥冠朱組纓,天子之冠也。

又,《儀禮・既夕》:薦馬纓三就。【註】今馬鞅。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錫樊纓。【註】纓,當胷,削革爲之也。又,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鞶、厲、游、纓。【註】纓,在馬膺首,如索帬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正切,音郢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纓〕字拼音是y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嬰

〔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īng] ⑴ 见“缨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