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19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19画

U+7E75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:澄延切,音纏。玉篇》:繵謂之襌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𧘑繵謂之襌。【註】今又呼爲凉衣。

又,《集韻》:纏,亦作繵。史記・扁鵲傳》:動胃繵緣。【註】繵緣,謂脈纏繞胃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唐干切,音壇 —— 繩也。一曰紫色。

又,《廣韻》:徒旱切,音但 —— 束腰大帶。

又,《集韻》:黨旱切,音亶 —— 束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繵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àn、tán、ch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亶

〔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n] ⑴ 单衣。⑵ 束腰大带。 [tán] ⑴ 绳索。⑵ 紫色。 [chán] ⑴ 古同“缠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