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17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17画

U+7E33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持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柱兗切,𡘋音篆。說文》:白鮮色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規掾切,音絹。儀禮・聘禮》〔註〕:紡,紡絲爲之,今之縳也。【釋文】縳,《聲類》以爲今正絹字。

又,《廣韻》:直戀切;《集韻》:柱戀切,𡘋音瑑。博雅》:束也。周禮・地官・羽人》:十羽爲審,百羽爲搏,十搏爲縳。【註】縳,羽數束名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樞絹切,音釧 —— 雙縳,緻繒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重緣切,音椽 —— 卷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àn、j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專

〔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àn] ⑴ 卷,裹束:“闾丘婴以帷~其妻而载之。”⑵ 成束的鸟羽的计量单位:“十羽谓之~。” [juàn] ⑴ 白色细绢。⑵ 古同“卷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