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14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14画

U+7D9F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郎計切;《正韻》:力霽切,𡘋音麗。說文》:帛戾草染色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綟,蒼艾色。東海有草,其名曰䓞,以染此色,因名綟云。東觀漢紀》:建武元年,復設諸侯王,金璽綟綬。

又,《釋名》:綠綟、紫綟,綵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練結切;《集韻》:力結切,𡘋音捩 —— 麻綟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ì、l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戾

〔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] ⑴ 苍绿色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⑶ 量词,中国唐、宋代丝麻的计量单位。 [liè] ⑴ 彩;绶。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麻。⑶ 古同“捩”。扭;转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