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9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9画

U+7D02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除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丈九切,𡘋音䈙。說文》:馬繒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䋺車紂,自關而西謂之紂。廣韻》:俗作𩋰

又,《史記・殷本紀》:帝辛,天下謂之紂。【註】《諡法》:殘忍捐義曰紂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紂〕字拼音是z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寸

〔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òu] ⑴ 商代最後一個君主的謚號。一作“受”,亦稱“帝辛”。《史記•殷本紀》:“帝乙崩,子辛立,是為帝辛,天下謂之紂。”⑵ 馬緧,即駕車馬後部的革帶。《方言》卷九:“車紂,自關而東,周、洛、韓、汝、潁而東謂之䋺,或謂之曲綯,或謂之曲綸;自關而西謂之紂。”⑶ 通“牖(yŏu)”。窗。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•糸部》:“紂,可為牖之假借,紂、牖叠韻字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