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òu ōu

水 部 15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15画

U+6F1A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烏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𠋫切,𡘋謳去聲。說文》:久漬也。詩・陳風》:東門之池,可以漚麻。【傳】漚,柔也。【正義】〈考工記〉〔註〕:漚,漸也。楚人曰漚。此云漚柔者,謂漸漬之使柔韌也。

又,漚鬱,香氣盛也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芬芳漚鬱。

又,或作渥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渥淳其帛。【註】渥與漚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侯切,音謳 —— 浮漚也。楞嚴經》:空生大覺中,如海一漚。

又,通鷗。列子・黃帝篇》:海上有好漚鳥者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òu、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區

〔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òu] ⑴ 长时间的浸泡。~麻。 [ōu] ⑴ 水泡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