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水 部 14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14画,

U+6E90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愚袁切,音元。說文》:水泉本也。禮・月令》:爲民祈祀山川百源。【註】衆水始出爲百源。

又,水名。水經注》:沁水東與丹水合,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,俗謂之源源水。

又,姓。北魏書・源賀傳》: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,魏大武謂之曰:與卿同「源」,可爲源氏。

韻會》本作厵,篆省作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源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原,五行属

〔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原声。“原”有表义作用,指水源。本义是水源,源泉。字本作“原”。

〔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án] ⑴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⑵ 事物的根由⑶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