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pàn

水 部 9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9画,

U+6CEE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沜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普半切,音判。說文》:諸侯鄕射之宮,西南爲水,東北爲牆。詩・魯頌》:思樂泮水。【箋】泮之言半也。半水者,蓋東西門以南通水,北無也。禮・王制》作頖宮。

又,《通典》:兗州泗水縣有泮水。

又,散也。詩・邶風》:迨冰未泮。

又,與判同。史記・陸賈傳》:自天地剖泮,未始有也。

又,與畔通。詩・衞風》:隰則有泮。【傳】泮,坡也。【箋】泮,讀爲畔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泮〕字拼音是p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半,五行属

〔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半声。本义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 。也称泮宫。

〔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àn] ⑴ 散,解⑵ 〔~池〕古代学宫前的水池。⑶ 〔~宫〕古代的学校。⑷ 〔~汗〕水广大的样子。⑸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