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6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6画

U+6A6A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人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忍善切,𡘋然上聲。說文》:酸小棗也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枇杷橪𣐈

又,《說文》:撚,染也〔撚當為橪形誤。《說文》:「橪,染也。」〕

又,《唐韻》:烏前切;《集韻》:因蓮切,𡘋音煙 —— 橪支,香草也。劉向〈九歎〉:采橪支于中洲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ǎn、y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然

〔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ǎn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枣:“黄甘橙楱,枇杷~柿”。⑵ 染。 [yān] ⑴ 〔~支〕a.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;b.古书上说的一种树。均亦称“撚支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