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5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5画,

U+69F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胡谷切,音斛 —— 槲𣙙,木名。爾雅・釋木》〔疏〕:江河閒以作柱。本草圖經》:槲木高丈餘,與櫟相類,亦有斗。唐許渾〈峽山寺〉詩:古木高生槲。則槲爲大木也。詳𣙙字註。

又,《玉篇》:胡木切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槲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斛,五行属

〔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ú] ⑴ 〔~寄生〕常绿小灌木,茎柔软,有节,雌雄异株,寄生在槲、杨、柳、榆等树枝上,茎叶入中药。⑵ 落叶乔木或灌木,木材坚硬。叶可喂柞蚕,树皮可做染料,果实可入药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