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4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4画,

U+69BB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土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託盍切;《正韻》:託甲切,𡘋音塌。說文》:牀也,从冃从羽。玉篇》:牀狹而長謂之榻。釋名》:言鵪榻然,近地也。後漢・徐穉傳》:蕃在郡不接賔客,惟徐穉來,特設一榻。

又,布名。史記・貨殖傳》:榻布、皮革千石。漢書音義》:榻布,白疊也。

又,叶他悅切,音近忒。蘇軾〈滕王閣〉詩:心驚魚龍會,目送鳧鴈滅;使君東魯儒,府有徐孺榻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榻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𦐇,五行属

〔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( tà )声。本义是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。

〔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à] ⑴ 狭长而较矮的床,亦泛指床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