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榧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榧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fěi

木 部 14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4画,

U+69A7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府尾切,音篚 —— 木名,子可食,療白蟲。本草》:榧實,陶弘景云:出東陽諸郡。

又,《爾雅翼》:榧似煔,而材光文彩如柏,古謂文木。通作棐。【郉疏】《爾雅》以柀檆爲一物,與《》說異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榧〕字拼音是fě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匪,五行属

〔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ěi] ⑴ 常绿乔木,种子有很硬的壳,两端尖,称“榧子”,仁可食,亦可入药、榨油。木质坚硬,可做建筑材料。通称“香榧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