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huī

木 部 13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3画

U+694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戸昆切;《集韻》:胡昆切,𡘋音渾。說文》:六叉犂〔《說文解字注》「㕚各本誤叉。《廣韻》廿三䰟曰:三爪犂曰楎。此謂一犂而三爪也。許云六爪犂者,謂爲三爪犂者二,而二牛竝行,如人耦耕也〕。一曰犂上曲木,犂轅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本切,音袞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吁韋切,音暉 —— 或作椲,橜也。爾雅・釋宮》:杙在牆者謂之楎。

又,縣衣具。禮・內則》:不敢縣于夫之楎椸。【郭璞註】直曰楎,橫曰椸,同類之物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云切,音君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楎〕字拼音是h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軍

〔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ī] ⑴ 钉在墙上挂衣物的木橛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