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3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3画,

U+693F

椿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丑倫切;《類篇》:敕倫切,𡘋同「杶」。〈禹貢〉作杶,《左傳》作橁,《說文》作櫄,皆一物也。莊子・逍遙遊》: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爲春,八千歲爲秋。

又,《正韻》:樞倫切,音春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椿〕字拼音是ch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春,五行属

〔椿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春声。本义是木名。指大椿。古代传说大椿长寿,后因以喻父。如:椿年。

〔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ūn] ⑴ 〔香~〕落叶乔木,嫩枝叶有香味,可食。简称“椿”,如“~芽”,“~龄”(祝人长寿之辞),“~庭”(古称父亲),“~萱”(父母的代称)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