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ù

木 部 8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8画,

U+677C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呂切;《集韻》:丈呂切,𡘋除上聲。說文》:機之持緯者。詩・小雅》:大東小東,杼柚其空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杼柚,作也,東齊土作謂之杼、木作謂之柚。

又,薄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凡爲輪,行澤者欲杼,故泥不附。【註】謂削薄其踐地者。

又,閷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玉人:大圭長三尺,杼上終葵首,天子服之。

又,長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豐人杼首。

又,或作芋,栗屬。莊子・山木篇》:衣裘褐,食杼栗。

又,《集韻》:常恕切,音署 —— 泄水槽也。管子・禁藏篇》:鑽燧易火,杼井易水。

又,莫𠋫切,音茂 —— 果名。

又,《廣韻》:羌舉切 —— 橡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神與切;《集韻》:上與切,𡘋音墅 —— 木名,栩也。爾雅・釋木》:栩,杼。【疏】栩,一名杼,柞樹也。山海經》:景山,其木多杼檀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栩也,係柔字之訓,杼訓機之持緯,二字音同義別。今韻書于直呂切下依《說文》杼、柔分列,而於神與切下去柔存杼,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訓,似應从《說文》分列爲是。然《爾雅》諸書,柔栩之柔俱書作杼,而《玉篇》柔註云今作杼,則竟合爲一字矣,存以俟考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杼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予,五行属

〔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予声。本义是织布机的梭子。

〔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ù] ⑴ 织布机上的筘,古代亦指梭⑵ 薄,削薄,减削:“凡为轮,行泽者欲~,行山者欲侔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