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攠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攠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手 部 23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23画

U+6520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忙皮切,音糜 —— 弊也,鐘受擊處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鳧氏》:于上之攠謂之隧。【註】于,鐘脣之上祛也;攠所擊之處靡弊也,窪而生光,有似夫隧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臥切,磨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眉波切 —— 同「摩」。見摩字註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í、mǐ、m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靡

〔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] ⑴ 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。 [mǐ] ⑴ 消灭:“东~乌桓。” [mó] ⑴ 古同“摩”,摩擦;切磋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