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子感切,音昝 —— 手動也。或作揝。
又,作紺切,篸去聲 —— 義同。又,掇也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作含切;《集韻》:祖含切,𡘋音篸 —— 盡也。
又,《唐韻》:側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緇岑切,𡘋音簪 —— 疾也。《京房易・豫卦》朋盍撍,今文作簪。【註】速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慈鹽切;《韻會》:昨鹽切,𡘋音潛 —— 摘也。
义本作
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ǎn、zān、zēn、q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朁。
〔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ǎn] ⑴ 手动。⑵ 执持。㈡ [zān] ⑴ 尽。⑵ 古同“簪”。㈢ [zēn] ⑴ 急速。㈣ [qián] ⑴ 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