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手 部 14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14画,

U+641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北孟切,祊去聲。說文》:掩也。

又,進舟也。廣韻》:搒人,船人也。與榜同。

又,補曠切,音謗 —— 義同。廣韻》:掉船一歇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薄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庚切,𡘋音彭 —— 笞掠也。前漢・張耳傳》:吏搒笞數干〔干字當為千字形誤,應作「吏搒笞數千」〕【註】捶擊之也。亦作榜,通作篣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逋旁切,謗平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晡橫切,音祊 —— 相牽也。或作㧍。

本作𢮔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àng、p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旁,五行属

〔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ng] ⑴ 摇橹使船往前进,划船。 [péng] ⑴ 用棍棒或竹板打:“~讯数百,卒无异辞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