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ǔ

手 部 9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9画,

U+62C4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韻》:腫庾切,音主 —— 牚也、支也。禮・喪大記》:既葬拄楣。【疏】拄楣稍舉,以納日光。戰國策》:齊嬰兒謠曰:大冠若箕,脩劒拄頤。前漢・西域傳》:車師後王姑句,以道當爲拄置,心不便也。【註】言有所置立,而支拄於巳,故心不便也。

又,刺也、距也。一曰從旁指也。前漢・朱雲傳》:五鹿充宗爲梁丘易,雲入論難,連拄五鹿君。

又,《唐韻》:知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冢庾切,𡘋𪐴 —— 義同。

亦通作柱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拄〕字拼音是zh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主,五行属

〔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主声。本义是支撑。

〔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ǔ] ⑴ 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⑵ 讽刺,驳倒:“(云)既论难,连~五鹿君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