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手 部 9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9画,

U+62B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莫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莫曷切,𡘋音末。廣韻》:摩也。字林》:抹摋,滅也。增韻》:塗抹也。亂曰塗,長曰抹。秦觀詞:山抹微雲。

又,抹頟,束額飾,如抹也。唐書・婁師德傳》:募猛士討吐蕃,乃戴紅抹頟,來應詔。

又,古轉月韻,勿發切,音襪。蘇軾詩:韭芽帶土拳如蕨,膾縷堆盤纖手抹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抹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ǒ、mò、m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末,五行属

〔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末声。本义是涂抹,涂敷;搽。

〔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ǒ] ⑴ 涂⑵ 揩,擦⑶ 除去,勾掉,不计在内⑷ 轻微的痕迹:“林梢一~青如画”。一~余晖。 [mò] ⑴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⑵ 紧靠着绕过去⑶ 用手指轻按,奏弦乐指法的一种。 [mā] ⑴ 擦⑵ 按着向下移动、除去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