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tuō

手 部 7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7画,

U+6258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闥各切 —— 同「拓」。見拓字註。

又,不托,與餺飥通。五代史・李茂貞傳》:一日食粥,一日食不托。歐陽脩《歸田錄》:唐人謂湯餠爲不托。

又,柈名。宋曰托子,今曰托盤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托〕字拼音是t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乇,五行属

〔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本字是“乇”( zhé ),小篆字形,象形。象初生的嫩芽,“一”表地面,枝叶有根,有所寄托。后加“手”作“托”。汉字简化后,“托”又兼代“託”字。本义是寄托。

〔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uō] ⑴ 用手掌承着东西⑵ 陪衬,铺垫⑶ 承着器物的东西⑷ 寄,暂放⑸ 请求、帮助⑹ 借故推诿躲避⑺ 依赖⑻ 委任⑼ 压强单位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