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慆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慆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tāo

心 部 14画 正文・卯集上

正文・卯集上

心部

14画,

U+6146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土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他刀切,𡘋音滔。說文》:說也。从心,舀聲。玉篇》:喜也。

又,慢也。書・湯誥》:無卽慆淫。詩・大雅》:天降慆德。

又,久也。詩・豳風》:慆慆不歸。

又,疑也。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:天命不慆久矣。【註】慆,疑也。

又,藏也。左傳・昭三年》:以樂慆憂。【註】慆,藏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刀切,音陶 —— 義同。

又,叶他侯切,音偸 —— 過也。詩・唐風》:蟋蟀在堂,役車其休;今我不樂,日月其慆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慆〕字拼音是t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舀,五行属

〔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舀( yǎo )声。本义是喜悦。

〔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āo] ⑴ 喜悦:“君子之近琴瑟,以仪节也,非以~心也。”⑵ 怠惰:“~慢天命。”⑶ 怀疑:“天命不~久矣。”⑷ 消逝:“今我不乐,日月其~。”⑸ 贪。⑹ 古通“韬”,隐藏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