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怠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怠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dài

心 部 9画 正文・卯集上

正文・卯集上

心部

9画,

U+6020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徒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蕩亥切,𡘋音待。說文》:慢也。玉篇》:懈也。書・大禹謨》:汝惟不怠。

又,通作殆。左傳・昭五年》:滋敝邑休怠。

又,《韻會》:他代切,音貸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皆無去聲。韻會》从毛氏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𡘋盈之切,音怡 —— 義同。易・雜卦》〔傳〕:謙輕而豫怠也,虞氏作怡。史記・始皇紀》:視聽不怠。劉歆〈烈女贊〉:言行不怠。【註】𡘋音怡。

又,鳥名。莊子・山木篇》:東海有鳥焉,其名曰意怠。

又,《集韻》:湯來切,音胎 —— 義同。

又,叶堂來切,音臺。荀子・堯問篇》:熱無失,行微無怠,忠信無倦,而天下自來。〈越語〉:范蠡曰:得時無怠,時不再來。俱叶灰韻。

又,叶養里切,音以。詩・小雅》「無俾大怠」,叶上恥字。

又,叶徒替切,音第。歐陽修〈范仲淹墓銘〉:藏其子孫,寵及後世;惟百有位,可勸無怠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怠〕字拼音是d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台、心,五行属

〔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台声。本义是懒惰。

〔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i] ⑴ 懒惰,忪懈⑵ 轻慢,不尊敬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