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心 部 8画 正文・卯集上

正文・卯集上

心部

8画

U+5FFC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苦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口朗切;《正韻》:口黨切,𡘋康上聲。說文》:慨也。忼慨意氣感激不平也。又,感傷也。又,倜儻也。又,竭誠也。史記・項羽本紀》:悲歌忼慨。

又,《集韻》:口浪切,音亢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呼郎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:虛郎切,𡘋音炕。集韻》:咉忼,很戾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丘岡切,音穅。集韻》:忼慨,歎也。或从康。

本作忼,俗从亢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āng、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亢

〔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āng] ⑴ 同“慷”。《説文•心部》:“忼,慨也。”《廣韻•蕩韻》:“慷,慷慨,竭誠也。忼,同上。”⑵ 通“亢”。极高。《説文•心部》:“《易》:‘忼龍有悔。’” [hāng] ⑴ 〔咉忼〕狠戾。《廣韻•唐韻》:“忼,咉忼,很戾。” [hàng] ⑴ 傲慢。《集韻•蕩韻》:“忼,慢也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