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ì

心 部 8画 正文・卯集上

正文・卯集上

心部

8画,

U+5FE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支義切,音寘。說文》:很也。从心,支聲。一曰懻忮,强害也。詩・邶風》:不忮不求。莊子・齊物論》:大勇不忮。

又,通作伎。詩・大雅》:鞠人伎忒。

又,《集韻》:奇寄切,音芰。》不忮不求,韋昭讀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企切,音馶。又,遣𠇍切,音企。又,章移切,音支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翹移切,音祇 —— 彊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忮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支,五行属

〔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害,嫉妒,狠:“不~不求,何用不臧?”⑵ 违逆;刚愎:“不~于众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