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彳 部 13画 正文・寅集下

正文・寅集下

彳部

13画

U+5FAF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胡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弦雞切,𡘋音奚。爾雅・釋詁》:待也。廣韻》:有所望也。書・仲虺之誥》:徯予后。玉篇》或作𥪦

又,鳧徯,鳥名。山海經》:鹿臺之山有鳥,名曰鳧徯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徯醯,危也。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。

又,《廣韻》:胡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戸禮切,𡘋奚上聲 —— 亦待也。

又,與蹊通。禮・月令》:塞徯徑。【疏】徯徑,細小狹路也。前漢・貨殖傳》:矰弋不施於徯隧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

〔徯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奚

〔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彳,奚声。本义是等候,期待。

〔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ī] ⑴ 等待:“~予后,后来其苏。”⑵ 小路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