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kāo

尸 部 5画 正文・寅集上

正文・寅集上

尸部

5画,

U+5C3B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丘刀切,考平聲。說文》:脽也,从尸,九聲。玉篇》:髖也。增韻》:脊骨盡處。禮・內則》:兔去尻。莊子・達生篇》:加汝尻雕俎之上。屈原・天問》:崑崙縣圃,其尻安在。【註】尻,脊骨盡處;以山至高,其下必有托根之所也。

集韻》或作𡱧,亦作𦙷正字通》:从尸、从九,與凥別;改九从兀,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

〔尻〕字拼音是kā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九,五行属

〔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āo] ⑴ 屁股,脊骨的末端⑵ 家畜外形部位名称(以髋骨、荐骨和部分尾椎骨为基础,前连腰,下接股。是推动后股运步的重要部位)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