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大 部 12画 正文・丑集下

正文・丑集下

大部

12画

U+5964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:普伴切,音坢 —— 面大曰奤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胎上聲。菽園雜記》:南人詈北人爲奤子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ò、hǎ、tǎ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面

〔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ò] ⑴ 脸庞大。 [hǎ] ⑴ 地名用字。 [tǎi] ⑴ 〔~子〕a。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,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。b。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