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卮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ī

卩 部 5画 正文・子集下

正文・子集下

卩部

5画,

U+536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章移切;《正韻》:旨而切,𡘋音支。說文》:圜器也。一名觛,所以節飮食。玉篇》:酒漿器也。受四升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上置酒未央宮,奉玉卮,爲太上皇壽。

又,《文中子・守弱篇》:三皇五帝有觀戒之器,命曰侑卮。【註】𢽽器也。莊子・寓言篇》:卮言日出。【註】酒器滿則傾,空則仰,比之于言,因物隨變也。

又,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巴蜀,地饒卮薑。【註】徐廣曰:音支,煙支也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巵,《集韻》亦作觶、𧣨

又,《集韻》:丘奇切,音𢽽 —— 器名也。卮言日出。李軌讀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卩部

〔卮〕字拼音是zh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𠂋、㔾,五行属

〔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ī] ⑴ 古代盛酒的器皿⑵ 古同“栀”,栀子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