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bǎo

人 部 9画 正文・子集中

正文・子集中

人部

9画,

U+4FDD

𤔍,𡥀,𠊻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𤔍𡥀𠊻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抱切;《正韻》:補道切,𡘋音寶 —— 安也。周禮・天官》:八統詔王馭萬民,五曰庸保〔「庸保」,原文作「保庸」〕【註】庸保,安有功者〔「庸保」,原文作「保庸」〕

又,恃也、守也。

又,《禮・月令》:四鄙入保。【註】小城曰保。又,都邑之城曰保。

又,任也。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令五家爲比,使之相保。【註】保猶任也。

又,全之也、佑也。書・召誥》:天迪格保。【註】格正夏命而保佑之。又,《詩・小雅》:天保定爾,亦孔之固。

又,《說文》:養也。增韻》:抱也。書・周官》:立太師,太傅,太保。禮・文王世子》:入則有保,出則有師。前漢・宣帝紀》:阿保之功。【註】阿,倚也。保,養也。賈誼〈治安策〉:保者,保其身體。

又,《史記・欒布傳》:窮困賃傭於齊,爲酒家保。【註】酒家作保傭也。

又,姓。呂氏春秋》:楚保申,爲文王傅。

又,與褓、緥𡘋通。禮・月令》:保介之御閒。【註】猶衣也。保卽𣚦褓。

又,叶博古切,音補。易林》:東南其戶,風雨不處。燕婉仁人,父子相保。

又,叶博效切,音報。詩・大雅》「無射亦保」,叶上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保〕字拼音是b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呆,五行属

〔保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用手抱孩子形。金文写作从“人”从“子”。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,小篆变成“保”,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。本义是背子于背。

〔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o] ⑴ 看守住,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⑵ 维持原状,使不消失或减弱⑶ 负责⑷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,若干甲为一保。⑸ 旧称佣工⑹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