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wèi

香 部 27画 正文・戌集下

正文・戌集下

香部

27画

U+4B73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:虞貴切,音魏 —— 阿䭳,藥名。通作魏。正字通》:阿魏分草木二種。草者出西域,苗葉根莖似白芷,擣根汁,曝之如膠,西國持呪人禁食之。木者出南番,蘇頌曰:今廣州亦有之,云是木膏液滴釀結成。段成式云木生波斯及伽闍那國,卽北天竺也。長八、九尺,皮色靑黃,三月生葉,似䑕耳,無花實,其枝汁出如飴,久乃堅凝,名阿魏。摩伽陀僧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成,與廣州者相近,今兩浙人家亦種之。范成大詩「夾路風來阿魏香」是也。波斯國呼爲阿虞,天竺國呼爲形虞,《涅槃經》謂之央匱,蒙古謂之哈昔泥。元《飮膳正要》云阿魏根名隱展,性臭,能止臭;和食料,甚香美。詳見《酉陽雜俎》、《本草綱目》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香部

〔䭳〕字拼音是wè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魏、香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