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二十四司的意思解释

二十四司的意思解释

拼音èr shí sì sī

注音ㄦˋ ㄕˊ ㄙˋ ㄙ

繁体二十四司

词语解释

二十四司[ èr shí sì sī ]

⒈  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。其制始于隋,统辖于尚书省,唐因之,各司名称不尽相同。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。分掌宫中诸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。其制始于 隋,统辖于尚书省, 唐 因之,各司名称不尽相同。参阅《隋书·百官志下》、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三省纲辖·二十四司》:“隋 有天下,尚书有六曹二十四司,即今都省列曹是也。其制自 隋 始也。”

⒉  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。分掌宫中诸事。

《北史·后妃传上序》:“时又增置女官,準尚书省,以六局管二十四司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