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粜的意思解释
拼音dào tiào
注音ㄉㄠˋ ㄊ一ㄠˋ
繁体盜糶
词语解释
盗粜[ dào tiào ]
⒈ 非法出卖(粮食)。
引证解释
⒈ 非法出卖(粮食)。
引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张鷟 为 阳县 尉日,有称架人 吕元 伪作仓督 冯忱 书,盗糶仓粮粟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四》:“两池 盐盗贩者,迹其居处,保、社按罪。鬻五石,市二石,亭户盗糶二石,皆死。”
元 无名氏 《陈州粜米》第三折:“那廝每不依钦定,私自加添,盗糶了仓米,乾没了官钱。”
拼音dào tiào
注音ㄉㄠˋ ㄊ一ㄠˋ
繁体盜糶
⒈ 非法出卖(粮食)。
⒈ 非法出卖(粮食)。
引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张鷟 为 阳县 尉日,有称架人 吕元 伪作仓督 冯忱 书,盗糶仓粮粟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四》:“两池 盐盗贩者,迹其居处,保、社按罪。鬻五石,市二石,亭户盗糶二石,皆死。”
元 无名氏 《陈州粜米》第三折:“那廝每不依钦定,私自加添,盗糶了仓米,乾没了官钱。”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