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避位的意思解释

避位的意思解释

拼音bì wèi

注音ㄅ一ˋ ㄨㄟˋ

繁体避位

词语解释

避位[ bì wèi ]

⒈  让位;辞职。

⒉  离位起立。表示敬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让位;辞职。

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举 称天子, 纯 称‘弥天将军安定王’,移书州郡,云 举 当代 汉,告天子避位,勑公卿奉迎。”
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近者迫於羣议,推相摄领,今请避位,更择贤材。”
元 李谦 《中书左丞张公神道碑》:“自知为姦臣所忌,不辞去未已也,亟请避位。”
清 恽敬 《周公居东辩一》:“是故《金縢》, 周公 避位之书也。”

⒉  离位起立。表示敬意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子贡 曰:‘夫 吴王 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。’ 越王 慥然避位。

子贡 曰:‘臣观 吴王 为数战伐,士卒不恩。’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