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棒疮的意思解释

棒疮的意思解释

拼音bàng chuāng

注音ㄅㄤˋ ㄔㄨㄤ

繁体棒瘡

词语解释

棒疮[ bàng chuāng ]

⒈  被棍棒打后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烂的疾病。

国语辞典

棒疮[ bàng chuāng ]

⒈  被棒击打后所引起的破伤溃烂。元·孟汉卿也作「杖疮」。

《魔合罗·第三折》:「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,多应是碜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疮。」
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「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,教可常将息棒疮好了,著他自回乡去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,教 可常 将息棒疮好了,着他自回乡去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林冲 初吃棒时,倒也无事,次后三两日间,天道盛热,棒疮却发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四回:“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,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,也医不好棒疮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