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邦伯的意思解释

邦伯的意思解释

拼音bāng bó

注音ㄅㄤ ㄅㄛˊ

繁体邦伯

词语解释

邦伯[ bāng bó ]

⒈  州牧。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。《书·召诰》:“命庶殷侯甸男邦伯。”孔传:“邦伯,方伯,即州牧也。”后因称刺史、知州等一州的长官。

国语辞典

邦伯[ bāng bó ]

⒈  一方诸侯之长。后泛称各地方的长官。也称为「方伯」。

《书经·盘庚下》:「呜呼!邦伯、师长、百执事之人,皆尚隐哉!」
《唐诗纪事·卷二二·元结》:「得结辈十数公,落落参错天下,为邦伯,万物吐气,天下少安可待矣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州牧。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。

《书·召诰》:“命庶 殷 侯甸男邦伯。”
孔 传:“邦伯,方伯,即州牧也。”
后因称刺史、知州等一州的长官。 唐 杜甫 《同元使君舂陵行》序:“得 结(元结 )辈十数公,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,万物吐气,天下小安可待矣。”
仇兆鳌 注:“《唐书·元结传》:‘ 代宗 立, 结 授著作郎,久之,拜 道州 刺史。’”
宋 陈师道 《寄邓州杜侍郎》诗:“请公酌此寿百年,弈弈长为此邦伯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