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鸣桹的意思解释

鸣桹的意思解释

拼音míng láng

注音ㄇ一ㄥˊ ㄌㄤˊ

繁体鳴桹

词语解释

鸣桹[ míng láng ]

⒈  亦作“鸣榔”。

⒉  敲击船舷使作声。用以惊鱼,使入网中,或为歌声之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鸣榔”。敲击船舷使作声。用以惊鱼,使入网中,或为歌声之节。

《文选·潘岳<西征赋>》:“纤经连白,鸣桹厉响。”
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桹,高木也。以长木叩舷为声,言曳纤经於前,鸣长桹於后,所以惊鱼,令入网也。”
唐 李白 《送殷淑》诗之一:“惜别耐取醉,鸣榔且长謡。”
王琦 注:“所谓鸣榔者,常是击船以为歌声之节,犹叩舷而歌之义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九:“先是数载前,一渔者持蓑笠纶竿,击短版,唱《渔家傲》,其舌为鸣桹之声以参之,自号‘回同客’。”
明 张煌言 《舟次听雨分得长字》:“小雨江天倍渺茫,翩然有客度鸣榔。”
郁达夫 《星洲旅次有梦而作》诗:“钱塘江 上听鸣榔,夜梦依稀返故乡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