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 › 憸邪的意思解释

憸邪的意思解释

拼音xiān xié

注音ㄒ一ㄢ ㄒ一ㄝˊ

繁体憸邪

词语解释

憸邪(?邪)[ xiān xié ]

⒈  奸邪,邪恶。

⒉  指奸邪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奸邪,邪恶。

《新唐书·高铢传》:“銖 率諫官伏阁言 训 素行憸邪,不可任,必乱天下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七回:“﹝ 蔡京 ﹞本以憸邪奸险之资,济以寡廉鲜耻之行。”
《明史·阉党传·霍维华》:“维华 性憸邪,与 崔呈秀 为 忠贤 谋主。”

⒉  指奸邪的人。

唐 陆贽 《三进量移官状》:“高论则痛嫉 林甫 之阴邪,而密网则习行 林甫 之弊法,憸邪为蠹,乃至於斯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越民考》:“公信任憸邪,使国家之柱石陨於无辜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