雹突的意思解释
拼音báo tū
注音ㄅㄠˊ ㄊㄨ
繁体雹突
词语解释
雹突[ báo tū ]
⒈ 亦作“雹葖”。
⒉ 即萝卜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雹葖”。即萝卜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〇引 晋 郭义恭 《广志》作“雹葖”。
引《尔雅·释草》“葖,芦萉” 晋 郭璞 注:“萉,宜为菔,芦菔,芜菁属,紫华大根,俗呼雹葖。”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蔓青》:“《广志》曰:‘芦菔,一名雹突。’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菜菔》﹝释名﹞:“芦菔、萝卜、雹突。”
拼音báo tū
注音ㄅㄠˊ ㄊㄨ
繁体雹突
⒈ 亦作“雹葖”。
⒉ 即萝卜。
⒈ 亦作“雹葖”。即萝卜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〇引 晋 郭义恭 《广志》作“雹葖”。
引《尔雅·释草》“葖,芦萉” 晋 郭璞 注:“萉,宜为菔,芦菔,芜菁属,紫华大根,俗呼雹葖。”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蔓青》:“《广志》曰:‘芦菔,一名雹突。’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菜菔》﹝释名﹞:“芦菔、萝卜、雹突。”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