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民同乐的意思解释
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例句人人都到五凤楼前,端门之下,插金花,赏御酒,国家与民同乐。(明 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 戒指儿记》)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地位高的人。
典故战国时期,齐宣王在宫中宴请孟子,问孟子道德高尚的人是否要与民同乐。孟子说:“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,百姓就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。国君与天下百姓同忧同乐,天下一心无人可敌。”齐宣王认为孟子言之有理。
与民同乐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⒈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国语辞典
与民同乐[ yǔ mín tóng lè ]
⒈ 和人民一同享乐。也作「与民偕乐」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吾王庶几无疾病与?何以能田猎也。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」
与民同乐造句
暂无造句信息
与民同乐的翻译
暂无翻译信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