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鳞半甲的意思解释
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例句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》:“唐人以为长于讽刺,得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片面的东西。
一鳞半甲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一鳞半甲[ yī lín bàn jiǎ ]
⒈ 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上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·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(陈子昂)一鳞半甲”此系以龙为喻,意谓略有相似之处。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。亦作“一鳞片甲”。
引证解释
⒈ 此系以龙为喻,意谓略有相似之处。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。亦作“一鳞片甲”。
引唐 高仲武 《中兴间气集上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 广州 李 帅,其文意长於讽刺,亦有 陈拾遗 ( 陈子昂 )一鳞半甲”
清 赵翼 《题黄陶庵手书诗册》诗:“呜呼公已骑箕去,故纸残零亦何有。一鳞片甲乃幸存,其字其诗遂不朽。”
国语辞典
一鳞半甲[ yī lín bàn jiǎ ]
⒈ 比喻事物的片段。唐·高仲武宋·胡仔也作「一鳞半爪」。
引《中兴闲气集·卷上·苏涣》:「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」
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卷八·杜少陵三》:「唐人以为长于讽刺,得陈拾遗一鳞半甲。」
一鳞半甲造句
暂无造句信息
一鳞半甲的翻译
- dribs and drabs
- незначительная част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