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痂成癖的意思解释
嗜:爱好;痂:疮口表面的硬壳。形容怪癖的嗜好。
例句郭沫若《新陈代谢》:“或说出一番民主的意义出来,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。”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怪癖的嗜好。
典故传说古代东莞人刘邕有吃人身上的疮疤痂的爱好,他觉得吃起来像吃鳆鱼一样的味道。有一次他去拜访孟灵休。孟灵休先患炙疮,疮痂落在床,刘邕拿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,吓得孟灵休立即劝阻他不要这样。
嗜痂成癖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嗜痂成癖[ shì jiā chéng pǐ ]
⒈ 嗜:爱好。痂: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。比喻爱好怪诞的事物已成为一种癖好。也说“嗜痂之癖”
例语出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,以为味似鳆鱼。”
英be addicted to; have an addiction for stamps the like; like to lick sb.'s scabs;
国语辞典
嗜痂成癖[ shì jiā chéng pǐ ]
⒈ 形容人爱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种癖好。参见「嗜痂之癖」条。
英语to have strange and dangerous addictions (idiom)
嗜痂成癖造句
1.一个人或一小撮人嗜痂成癖,有什么大惊小怪的?同样,极少数人的“胃口”出了问题,不值得社会表示如此严重的关切。
2.这件事成为笑柄在于两个方面,一是嗜痂成癖的御史,二是为他找血痂的人乐此不疲。
3.有些帝国主义分子嗜痂成癖,专门把鼻子伸向阴暗的角落。
4.有些帝国主义分子嗜痂成癖,专门把鼻子伸向阴暗的角落。
嗜痂成癖的翻译
- have an uncommonly low taste
嗜痂成癖成语接龙
暂无成语接龙信息
